隨著計算機技術、多媒體技術、網絡技術和智能建筑技術的快速發展,不僅會對人們的學習、生活和工作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,還會導致支撐環境建設的變化,如高校的教學模式、教學方法、學習方法和教學環境。因此,基于上述技術的數字校園已經成為21世紀高校建設和發展的趨勢。隨著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深入,基于校園網絡的各種應用不斷開發和投入應用,數字校園建設中的問題不斷暴露。比如“應用山頭”突出,信息“孤島”嚴重。
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(2010-2020年)》明確指出,要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,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,將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總體戰略,提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。到2020年,覆蓋城鄉各級學校的教育信息系統將基本建成,教育內容、教學手段和方法將現代化。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,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,整合現有資源,構建高質量、高效、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。共享資源,重新建設教育信息化。
《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(2011-2020)》指出,教育信息化應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,以建設、應用、共享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為手段,促進每所學校享受優質數字教育資源,提高教育教學質量;幫助所有學齡兒童和青少年平等、有效、健康地使用信息技術,培養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。
學校信息化建設必須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,數字化校園的各種資源、管理和服務流程,形成校園的數字環境,通過信息系統延伸實際的校園環境。信息校園旨在以層次化、整體化、戰略化的觀點規劃和實施校園信息化建設,更好地組織和分類校園信息,讓師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,為師生提供在線教學、在線實驗、在線信息交流的環境。同時,管理者可以科學規范地管理自己的數據,快速準確地發布這些信息,為師生和社會服務。與此同時,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和高素質學生的培養是高校成功的標志,代表著學校綜合實力和水平的提高。因此,學校信息校園建設的主要工作是基于師生需求,改善和改善學校的科研環境、教學環境、管理環境和生活環境。這些環境的構成和改善主要圍繞三個要素:校園資源、管理和服務,構建數字科研環境、教學環境、管理環境和生活環境,達到提高學校綜合實力的目的。
經過多年的學校應用系統建設,學校已經擁有一些使用多年的軟件系統,如教務管理系統、資產管理系統、教職員工查詢系統、心理咨詢系統等。學校的教職員工、學生和領導對信息化的發展有了很大的了解和體會,也從中獲得了實惠。充分了解信息化發展是未來高校發展的趨勢。學校在信息化發展方面有很好的基礎,學校領導高度重視信息化,這也成為我們學校信息化發展的動力。所以在后續發展中,要有相應的未來高度,要從全校開始。
手機號碼:181-6656-2464(咨詢洽談)
郵箱地址:office@yunhuakeji.com
公司地址:重慶市九龍坡區火炬大道69號 重慶啟迪科技園13號樓2層
023-68529599 / 400-168-2779
用戶協議 隱私申明 法律聲明